Informations
+
Q2: 請問Neo Forza的固態硬碟是否能相容於不同的作業系統,如Windows或Linux?A: Neo Forza的固態硬碟都是按照協會的標準規範設計,並經過嚴謹的測試,可以適用於不同的作業系統。若您還有其他問題,請洽客服中心為您服務。
+
Q3: 4K 對齊是何意思?A: 因Windows XP為傳統機械式硬碟所設計之存取架構,對於以4KB為最小存取單位的SSD其格式化後,將使SSD在儲存資料時需要另外搬移資料而造成存取效率不佳。 一般建議SSD可於Windows 7之後的作業系統做格式化,將可避免此問題。
+
Q4: 如何領取Acronis金鑰?A: 取得Acronis 金鑰與軟體的詳細流程與步驟請參閱如下連結
+
Q5: SATA 3.0與SATA 2.0在規格上有何差別?A: 根據Serial ATA國際組織(SATA-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)推出SATA 3.0規格,每秒傳輸速度高達6Gbps。與SATA 2.0相比,SATA 3.0最大的優點在於存取速度自每秒3Gbps提升至每秒鐘6Gbps。除此之外,SATA 2.0跟SATA 3.0的硬體規格介面與資料傳輸線都是相同的。
+
Q6: SSD為何需要更新分位?A: NEO FORZA 會在官網上不定期發佈新版分位供客戶下載更新,主要是利用新版分位將產品相容性與穩定度持續改良,以達到更佳效能,故建議客戶定期進行分位更新的動作。
+
Q7: SSD是否需要進行磁碟重組?A: 因SSD分位中都設計有耗損平均技術,亦即平均抹寫儲存區塊技術,能將每個區塊的磨損狀況平均化,使產品壽命延長到最佳化的地步,故使用SSD時不需另外進行磁碟重組。
+
Q8: 何謂耗損平均技術(Wear-Leveling)?A: 因快閃記憶體的缺點在於有寫入/抹除資料次數的限制,為了延長產品壽命與可使用時間,SSD分位中都設計有耗損平均技術,又稱為平均抹寫儲存區塊技術,將每個區塊的磨損狀況平均化,使產品壽命延長到最佳化的地步,以符合系統需求。
+
Q9: 我的SSD用 HDtune測試出健康警報,該怎麼辦?A: 早期SSD並不支援此功能,因此可能會被偵測出異常,但目前以排除此一疑慮,若產品被偵測出健康警報,建議聯繫客服人員做進一步確認。
+
Q10: 重要資料要如何備份才能安全存放?最久可存放多久?A: 目前各種儲存媒體,包含光碟、硬碟、SSD皆非永久安全存放資料的裝置,因此建議重要資料多備份於幾個不同的裝置以分攤風險。
+
Q11: SSD的壽命有多久?應該如何使用SSD才可以使得SSD壽命最長?(如何正確使用SSD才不會造成損耗)A: 目前SSD內建平均抹除功能以及錯誤修正機制來增加SSD更長壽命,但一般而言,SSD壽命決定於使用的方式以及工作環境,若長時間大量寫入資料或於高溫環境使用,都可能會降低SSD的壽命。
+
Q12: 傳輸資料的速度過慢該怎麼辦?A: SSD內建平均抹除技術以確保產品壽命,傳輸過慢可能因為內部正在進行資料重整,但此狀況並不常見,尤其若非首次使用就出現此狀況時,建議直接聯繫客服人員進行分析。
+
Q13: 為何電腦無法偵測到SSD?A: 建議您可以先確認SATA排線連接是否異常,並且於不同的SATA接口確認是否問題依舊後, 再進入系統的BIOS與Windows確認裝置是否可以被辨別,若是有其他的筆電或電腦亦可做交叉確認。
+
Q14: 為什麼我的產品可使用的實際容量比包裝上所標示的少?少多少容量才合理?A: 容量顯示的差異,主要是因為電腦作業系統所規劃的計算方式和SSD容量在Controller IC 的運算方式不同造成的結果。SSD通常以十進位制來計算,而電腦系統則使用二進位制。 SSD: 1KB=1000Byte位元組、1MB=1000KB、1GB=1000MB、1TB=1000GB 作業系統: 1KB=1024Byte位元組、1MB=1024KB、1GB=1024MB、1TB=1024GB 以SSD標示500GB容量的裝置為例,500GB=500*1,000MB*1,000KB*1,000Byte=500,000,000,000Byte,但是電腦計算單位是用二進位制,所以500,000,000,000Byte在電腦辨識上會是500,000,000,000Byte/1024KB/1024MB/1024GB,約略465GB。 最快計算方式:規格容量x0.93=約等於SSD實際容量
+
Q15: 為何我不能傳輸4GB或更大的檔案至儲存媒體?為何我傳輸的檔案未達容量上限但卻出現「目的地磁碟機中的磁片已滿…」的訊息?A: Windows FAT32檔案系統單一檔案最大容量只支援到4GB,如要避免此狀況,請將儲存媒體格式化成NTFS即可。